/

当前所在页面: 首页 > 国际合作与交流 >

德国 “应用型人才培养 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”教学研修班学习与思考

来源:0 发表时间:2016-12-22 22:14:24 浏览次数:15728

2016年11月9日至29日,我有幸参加省教育厅组织的 “德国应用性人才培养  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”教学研修班,此次培训由德国职业教育集团承办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ae7e91b1392e3cde1513b18617107b55_640_wx_fmt=png&tp=webp&wxfrom=5&wx_lazy=1&wx_co=1.jpg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柏林胜利女神

 培训课程重点围绕教育体系中的大学、大学组织、大学教学法、职业咨询与定位、示范性大学专业、大学与企业间关系、大学生创业、大学及(学术)环境、留学德国的机遇与风险等九个方面,阐述德国高等教育体系及其构成。德方教授授课方式主要采用以问题为导向、小组讨论提问、实地考察等互动形式来完成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a9b924d00f67b382ca8d04ef7aaa351_640_wx_fmt=png&tp=webp&wxfrom=5&wx_lazy=1&wx_co=1.jpg

      与德国职教集团执行董事福格藏先生合影

在学习期间,我们访问了德国柏林工业大学学生创业中心、德国计算机之父康拉德楚泽学院、柏林技术经济大学汽车实训中心、亚琛工业大学生物学院、柏林学生服务中心、全球最大的工程公司ABB培训中心。

此次培训信息量大,重点介绍了德国高校的主要特点:一是高校有较大的自主权,主要体现在大学自治、招生规模、专业设置等方面,相对比较自由;二是德国公办高校240所,民办高校150所,250万的大学生中公办的占有92%,民办仅占有8%,民办高校主要集中于培训市场的冷门专业;三是所有公办大学都是免收学费,但住宿问题需要学生自己与学生服务中心(与学校无关)联系解决;四是学生无高考准入制度,一般而言,只要学生获取了高中毕业证就可以申请读大学,这是学生的基本权利;五是高校的专业较多,有16000个专业可供申请者选择;六是高校是以研究项目为主,且政府、企业基金教席、校友会等都会给高校大量的资金,支持高校研究项目;七是教学质量是通过行业认证(同行评审)完成;八是教学方法独特,主要是以项目、问题等为导向,小组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兴趣,教学质量比较高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1EA346362D7DCB3F9BC2690439CF6CE4.jpg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小组讨论汇报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32337821B29BD803B2513A09370C3467.jpg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动手制做意大利面桥

在德国,硕士毕业生薪资待遇相对较高,所以本科生毕业后有75%的学生会选择继续读硕。当然,既有大学本科学历,又参加了职业培训的毕业生,这类学生找工作相对比较容易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8C4FEB5D5C4DBBF03C81B2948143E31B.jpg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意大利面桥制作小组与教授合影

德国职业培训也很有特色,培训周期一般为三年,如果是高中毕业生可以缩短至2.5年。政府为学生提供职业咨询,在这里可以获取大量的职业发展信息。若大家对职业不是太了解,可以做职业适合度测试。

职业培训学校不是单纯的只有某个企业的培训生,会有两个或多个企业的培训生在同一所学校学习。培训生有70%的时间在企业实践,30%的时间在职业学校学习理论知识,且企业参与学校教学计划的制定。培训生在职业培训期间,每月有800欧元的生活费,基本生活是有保障的,另有圣诞津贴和度假津贴。

几点思考

德国是世界公认的职业教育搞得最好的国家之一,其先进的办学理念及方法都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。因此,对我校今后办学方向有几点思考:

1. 人才培养方案的修改

在我国目前强调创新创业教育的大背景下,我们今后的工作方向需要做出一些调整,把人才培养方案做得更为灵活、实用,可以考虑采取学分制管理,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,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。

2. 优化课程结构,加强校企合作。

要了解市场动态,在专业课程设置上,我们既要强调基础理论知识,也要重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及综合素质的培养;要调整课程体系,优化课程结构,删除不必要的课程,贴近社会需求,增加与专业相关的实践课程;加强校企合作,与企业保持密切联系和稳定的关系,借助社会力量,努力实现产学结合,实现校企双赢。

3. 加强人才引进及为潜在人才建立绿色通道

在人才引进上继续加大投入,尤其是双师型的师资,在师资招聘时,可以从企业招聘一批有一线工作经验的技术性人才来完成教学任务,鼓励专职教师到企业学习与实践,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。同时,对那些稍加培养即可独当一面的潜在人才建立绿色通道,即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来吸引、培养人才。

4. 建立新型教师质量评价体系

教务处要对教师质量评价体系做出修改,教师上课方式要逐步改进,努力做到以问题为导向,以小组讨论等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,打破“填鸭式”教学模式,提高教学质量,把“一切为了学生,为了一切学生,为了学生一切”的教育理念落到实处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016BCA52768D445962A6A289AB7BD40.jpg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与教授合影

董事长饶先生常说,做教育苦海无边,但也其乐无穷。所以,我们既要认真履行职责,继续做好教书育人工作,也要一如既往抓好 “三风建设”,开展一系列的主题教育活动,树典型,宣传典型,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。另外,我们也邀请行业知名专家和锐意进取、敢于创新的毕业生来校作报告、座谈,开拓师生眼界,从而为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奠定坚实基础。